青春点亮中国年味儿,匠心酿造中华美食。在中国人的过年仪式感必备清单中,甜食必不可少。因为糖代表甜,寓意新的一年,生活甜甜蜜蜜。再克制不喜欢吃甜的人,过年也会破个例。
清雅脱俗的水仙、晶莹剔透的荔枝半岛、惟妙惟肖的蝈蝈石榴……您相信吗,这些看起来像水晶制品的国风摆件,其实全部都是以糖为原材料制作而成。它们的制作者就是眼前这位90后糖艺师,名叫崔久祥。与一般的厨师不同,他“烹饪”的场地不是烟熏火燎的厨房,而是一个十分安静的房间,一张桌子、一把椅子、两台电烤灯,就是工作室的全部陈设,就是在这个地方,崔久祥用糖制作出了一件又一件精美的小摆件。
糖艺师 崔久祥:这个是为今年的龙年特别做的一条金龙,这条龙做了3天,前面两次因为吹制龙的这种蜿蜒的神态,造型没有很顺,所以又做了第三次,呈现出的效果。
农历年前,崔久祥以传统糖画吹糖人为基础,将国风融入糖艺,创作了这条栩栩如生的糖龙。温软的糖体在他的手中,经过反复拉伸、重叠,最终呈现出丝绸般的光泽。
糖艺师 崔久祥:比如说这个鳞片,由大到小,一片片拉出来之后,一片片把它贴在上面去。它通体是空心的,是由一整块糖体把它吹制出来,在它没有冷却之前做出它的威严的形态来。龙须是因为它比较细,要在它没有冷却之前就定型,所以说这个难度也比较大。
糖艺师 崔久祥:我的父亲在老家是名木匠,从小我就见识到一块粗糙的木头,在他的手中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品,我就喜欢上了这种手工艺。我也见识到了糖这种加热前后,它的这种琉璃般的质感是其他食材所比不了的,我可以把我心中所想的这种国风文化,用糖的这种质感去体现出来。
做有生命的糖,是崔久祥一直以来的追求。为了让糖体呈现更多造型和光泽感,熬糖是关键半岛官网。首先要将白砂糖熬制到160℃以上变为糖浆,再冷却至50℃左右,在加热灯的辅助下,糖浆会变得黏稠软糯。整个制作过程,糖艺师必须一直承受着高温,一点一点去拉糖塑形。
崔久祥朋友 李轶群:那个时候他正给龙贴龙身上的鳞片,可是他自己手上烫了一个大泡,他自己浑然不知,我说你要不要先处理一下手上的泡,他连看我都没看我。他说不行,我要趁这个糖的热度,来把这个鳞片贴上去,让龙更栩栩如生一些。
虽然制作的过程很漫长也很磨人,但最终的成品总能带给崔久祥满满的成就感。除了将国风融入糖塑技艺,崔久祥也时常创新。这幅水墨虾就很好地将中国水墨元素,融入糖艺。为了更好地呈现虾体的灵动,崔久祥甚至在海鲜市场的虾池旁,一蹲就是一整天。
糖艺师 崔久祥:一个网友说他看到这个虾像冰封起来的,另外网友给我的一个称号叫“糖白石”,这两个称呼都是对我作品的一个很高的一个评价,让我很开心。在未来,我很想用这份甜蜜的事业,去感染每一个喜欢它的人,让大家在欣赏美的同时,能够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。
而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青海,90后中式面点师赵璠,同样把国风和糕点技艺进行完美融合。龙凤呈祥,孔雀展翅,经过她的巧手打造,中式蛋糕变得灵巧生动。
中式面点师 赵璠:像今年是龙年,我们也特别制作了一个金龙纳福的中式蛋糕,那这个蛋糕是有多层,而且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口味。
赵璠的中式蛋糕不仅口味多元,造型上也在不断创新,她不仅把青海自然景观、独特的西北风情融入其中,还推出了充满国潮元素的中式贺喜蛋糕。
中式面点师 赵璠:那我们第一层就是我们的双色福袋,那福袋呢,也寓意着代代有福。第二层我们放的就是我们的石榴,里面是有我们的豆沙馅儿,也预示着我们都团结在一起。那第三层就是我们的这个苹果,也寓意着平平安安。
虽然从小就对面点制作感兴趣,但是长大后,赵璠学的却是会计专业,为了追求自己的兴趣梦想,几年前,她放弃了收入丰厚的金融工作,专门去山东学习了花馍和面塑技艺。
中式面点师 赵璠:还是想找一个自己很喜欢做的事业。也是在不经意间接触到了这个山东的非遗花馍技术,我觉得很有意义,而且我觉得它也很传统,是我们中国人最应该去学的一个东西。
最甜的糖,需要慢慢熬;最美味的甜食,需要用心做。甜甜的滋味与过年最为搭配,与中国人一年的辛苦打拼最为搭配。酥甜的灶糖、软糯的年糕、甜蜜蜜的沙琪玛、香喷喷的黏豆包,甜蜜家族琳琅满目、丰富多彩,它们是各地过年的快乐密码,而它们所承载的、所浓缩的幸福感,就是我们的追求。